数毛社确认Switch2详细规格:比初代NS有超大性能提升

0 16
数毛社Digital Foundry刚刚发布视频,介绍Switch2的规格参数。

small_202505142236359042.png

small_202505142236359042.png

值得一提的是,数码UP主“极客湾Geekerwan”上周发布全球首开Switch2芯片,还做了许多游戏的模拟性能测试,查看详情>>
初代Switch发布时,任天堂将其芯片称为"定制版英伟达Tegra",实则为标准版Tegra X1的变种。而Switch2搭载的SoC(运输清单和英伟达泄露文件中代号T239)则是真正为任天堂量身定制的芯片。已确认的细节与早期爆料高度吻合,但数毛社还挖掘到更多关键信息。
CPU方面,英伟达与任天堂最终选定ARM Cortex A78C架构,运行支持加密扩展的ARMv8 64位指令集——SDK已确认不再兼容32位模式。
初代Switch搭载的Tegra X1芯片采用四核ARM Cortex A57架构,其中一核专用于系统功能,开发者实际可用三核。Switch2延续了这种分配策略:八核中六核开放给开发者,剩余两核由任天堂保留用于运行操作系统。CPU时钟频率的设定颇具玄机:移动模式下运行频率为1100MHz,而底座性能模式(开发者仍可选择在底座模式下强制运行移动模式)反而降至998MHz。这种反常设定目前尚无官方解释,数毛社推测可能与移动模式下内存带宽降低有关。

small_202505142237382972.png

small_202505142237382972.png

任天堂标注的CPU最高频率可达1.7GHz,远超常规运行频率。这或许预示着未来系统更新可能解锁更高性能,或为特定场景预留的爆发模式。回溯历史,任天堂曾在初代Switch上通过动态调频技术,在加载界面降低GPU频率以换取CPU飙升至1.785GHz极限值,从而加速资源解压流程。因此虽然当前确认的运行频率为1100MHz/998MHz,但1.7GHz的潜力确实存在。
图形硬件方面,现有爆料基本得到证实。相较于初代采用的GTX 900系列Maxwell架构,Switch 2升级至RTX 30系列同款的Ampere架构——可视为桌面GPU的微型化版本。1536个CUDA核心的规格与频率设定(移动模式561MHz/底座模式1007MHz)均已确认。虽然标称最高频率达1.4GHz且开发者可调节时钟频率,但超出标准模式的可行性尚不明确。需注意的是,系统会保留部分GPU资源,开发者无法调用全部算力。
任天堂官方数据显示,底座模式下这块完整版Ampere GPU浮点性能为3.072 TFLOPs,移动模式降至1.71 TFLOPs。但单纯对比浮点性能意义有限:在移动设备极度依赖内存带宽的当下,正如马克·塞尼提出的"浮点通胀"概念所示,最终仍要依靠实际游戏表现来验证硬件潜力。

small_202505142236081815.png

small_202505142236081815.png

在图像技术方面,任天堂与英伟达已确认Switch 2将支持DLSS超采样技术和Ampere架构的光追功能——掌机模式下光追性能约10 giga rays/秒,底座模式可提升至20 giga rays。不过考虑到硬件资源限制,目前展示的游戏都未启用光追效果也在意料之中,预计未来在性能模式下或将看到相关应用。
内存配置与早期爆料完全吻合:采用12GB LPDDR5X内存(由两个6GB模块组成),底座模式带宽102GB/s,掌机模式降至68GB/s。值得注意的是,系统将独占3GB内存,开发者实际可用9GB。相较初代Switch仅提供3.2GB开发者可用内存的配置,Switch2系统预留资源比例明显提升。
存储系统迎来重大革新:256GB UFS闪存支持最高2TB的MicroSD Express扩展卡。但真正突破在于独家定制的文件解压引擎(FDE)——该硬件加速模块专用于处理LZ4压缩格式,可将原本由CPU承担的解压任务分流,既提升效率又降低功耗。这项技术专门针对游戏及DLC采用的NSP文件包格式优化。
显示规格基本符合官方披露:7.9英寸广色域LCD屏(1080p/HDR10/120Hz VRR),新增确认为十点电容触控(初代已具备)。需要特别说明的是,VRR功能目前仅限内置屏幕,HDMI输出暂不支持。数毛社推测可能与底座的DisplayPort转HDMI芯片方案有关,期待任天堂后续提供解决方案。
        本文由论坛网友自行发布,如有侵权联系站长删除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加入我们,

发现科技可以让生活更美好...

立即注册

如果您已拥有本站账户,则可

推荐阅读

© 2001-2024 Comsenz Inc.

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